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11月26日,口罩福建省药监局通报一起生产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微生物一次性使用医用外科口罩案。厦门蓝星企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蓝星)因生产的标不被罚一次性使用医用外科口罩微生物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被责令改正并罚款3.95万元。合格
经检验,厦门厦门蓝星司生产的蓝星一次性使用医用外科口罩(注册证号:闽械注准20162640175号,批号:20201216),公司微生物指标不符合YY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标准要求。口罩2021年9月6日,微生物福建省药监局厦门稽查办决定立案调查,标不被罚并于9月7日,合格组织执法人员到厦门蓝星进行了现场检查。厦门因涉及销售单位福建新紫金医药有限公司,蓝星9月17日,公司福建省药监局厦门稽查办向福州市仓山区市场监管局发出协助调查函进一步核实上述批次一次性使用医用外科口罩销售情况的口罩真实性。10月19日,执法人员到受托灭菌企业厦门市康尔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对上述批次一次性使用医用外科口罩环氧乙烷灭菌情况进行现场核查。10月20日,执法人员到受托检验单位厦门鹰君药业有限公司上述批次一次性使用医用外科口罩委托检验情况进行现场核查。
经查,确认了涉案不合格批次的医疗器械由厦门蓝星生产。上述批次产品于2020年12月17日至21日完成生产,生产数量是2.5万片,已销售2.1万片给福建新紫金医药有限公司,单价0.39元/片,成品检验和留样200片,其余3800片用于员工防疫,货值金额为9750元。2021年9月1日,厦门蓝星对涉案不合格批次的医疗器械启动了召回程序,向福建新紫金医药有限公司发出了《产品召回通知单》,并由行政部通知员工收回已发放的上述批次一次性使用医用外科口罩。2021年9月23日,福建新紫金医药有限公司向蓝星报告,因零售药店已全部售完,未召回到不合格产品。
厦门蓝星于2021年9月1日起对上述批次一次性使用医用外科口罩不合格原因进行自查,从2021年9月6日至2021年9月22日对留样的同批次一次性使用医用外科口罩由3个检验员分别进行3次无菌检验,检验结果均为合格(阴性,未有菌生长),暂未查清造成上述批次产品不合格原因。
厦门蓝星上述行为违反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11月17日,福建省药监局厦门稽查办决定对厦门蓝星处理如下: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处罚款3.95万元。
责任编辑:24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
中国消费者报讯记者董芳忠)连日来,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管局持续加大对药店、冷链食品经营企业和辖区各类主体的疫情防控工作检查力度。10月29日上午,执法人员来到位于崇文门地区的盒马生鲜超市,检查进口冷藏冷 ...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记者薛庆元)11月3日至4日,长三角市场监管联席会议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江苏省副省长胡广杰出席会议并讲话,扬州市代理市长王进健到会致辞,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局长朱勤虎、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局 ...
近日,太原集团国际化征程再传捷报,近百台随车起重机鸣笛启航,跨海越洋奔赴海外用户现场。一批又一批工程机械踏上出海征途、形成“接力之势”,标志着太重产品不断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合作的用 ...
中国消费者报沈阳讯记者张恒)“卫生间不得设置在食品处理区内、餐厅出口附近应设置洗手设施……”近日,大连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全市餐饮单位按照相关规定,开展 ...
中国消费者报沈阳讯记者王文郁)10月28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获悉,辽宁省沈阳市构建“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智能化监管体系,实现了学校自查、行政管理、社会监督的校园食品安全 ...
石家庄康华医疗器械厂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在系统化的工作流程基础上,提供以工业设计为核心的品牌价值链整合服务,一站式服务内容包括:产品设计研究、产品差异化定...